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全球杨氏家族故事
全球杨氏家族故事

杨氏祖源探研

更新:2020/3/23 17:36:09 来源: 作者:
    查考史料,杨姓世系的形成可以分为始祖论和世系创建两个阶段。
       第一阶段,始祖论述。论述杨姓始祖的有两个人。一个是西汉杨雄(《辞海》注:杨雄即扬雄)在其《反离骚》赋首提出了伯侨始祖之说。从汉唐至北宋之前,历代名人、学者所写杨姓碑文墓志,均尊伯侨为始祖,有的还据杨雄提示的“周氏”(周朝姬姓)和“汾隅”(山西占晋国的汾河之滨)这两个要点,上溯到了唐叔虞、周武王,直至黄帝。另一个是东汉班固,他在《汉书》中写了《扬雄传》。他从典籍中找不到伯侨扬侯之名,于是杜撰了“周衰而扬氏或称侯,号曰扬侯”之说,并说这扬侯被晋国六卿逼逃去了楚之巫山。班固之说受到了东汉文学家、科学家张衡的反驳和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的讥讽,说他“谱牒疏谬”。
       第二阶段,创建世系。北宋时期民间大修族谱,北宋三杨(杨大雅、杨绘、杨偕)据扬雄和班固之说,研究春秋时代晋国的历史,找到了羊舌氏字肸(叔向)、羊舌石(食我)食采于羊舌邑的杨氏县(山西洪洞亡于晋国的姬尚父的古杨国),楚国大臣艿启疆称其为杨肸,(见《左传》)。杨偕也不知道杨肸上祖是谁,从史书查出,他的父亲是羊舌职,祖父叫羊舌突,曾祖父是羊舌文,再往上就不知道谁了,只好估计为伯桥了。而伯桥父亲谁也查不出来,没有任何史料记载,从年代上和曲沃武公差不多,就定位在武公身下了,说是武公的儿子,究意是不是,没有任何记载,谱上也没有说明。后来从武公其他儿子的谱上查出,晋武公次子生于翼城县西北鹤桥,其名取于地名“白桥”,有人被误以为是伯桥,而狐突家的族谱上记载,白桥是狐突家族的祖先,狐突是晋国重臣,晋文公的外公,被封在狐地,今交城县和古交市交界处,有狐爷山,建有狐爷庙,还有狐突墓群50余座(被盗两个)。狐突“忠义不二”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忠义文化,狐突忠文化比孔子早三百年。根据白桥谱有人编造了羊舌世系。联接杨雄的始祖之说和杨偕创建的羊舌世系,中华杨姓便有了一个以姬伯侨为始祖的完整的杨姓祖源世系。北宋长于史学的吕夏卿说,自秦始皇“灭公卿世家”(含焚其史籍)以后,历史藏书中的“谱牒淆乱,十无一二”,而“杨氏旧无正谱”。由此可见,北宋三杨尤其是杨偕对于杨姓祖源世系的形成是费尽心血的。但是,北宋三杨的杨大雅和杨绘并不以伯侨为杨姓始祖,杨偕也有把杨姓之源挂靠到尚父杨侯名下之意。
       杨国第一次灭国是犬戎在公元前771年,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死了。他是被犬戎杀死的,杨国随之被灭国。第二次杨国被晋国消灭,是武公代晋时期(前676年),杨干被封杨国,那是已不叫杨国,而是杨邑,(前572年左右)。而羊舌肸在晋悼公时曾任外交官员,又因明习历史担任太子傅,晋平公继位后羊舌肸担任太傅。晋平公六年(前552年)因祁奚建言而免于被杀,杨干比羊舌肸大20岁左右。
       前514年,晋杀杨食我,羊舌氏被灭门。有族谱记为杨食我父为杨肸,《宴婴春秋》也说羊舌肸没有后代传承,可各类史书上也记载羊舌肸没有儿子。
       直至晋杀杨食我,羊舌氏一族被灭族,没有留下任何后人,曲沃的羊舌村,现在住的都是李姓人家,他们没有听说过羊舌一族。
      华阴杨氏始祖是周宣王幼子,而不是伯桥。
    《汉书.杨雄列传》第57页曰:“其先出自有周伯桥者,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杨,因氏焉。不知伯桥周何别也。杨在河、汾之间,周衰而杨氏或称候,号曰候。会晋六卿争权,韩、魏、赵兴而范中行、知伯弊当时逼杨候,杨候逃于楚巫山,因家焉。楚汉之时兴也,杨氏湖江而上,处巴江州,而杨季官至庐江太守,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。”
       考之周晋国历史,自前678年。晋武公取得候位传至晋出公时为前474年,其中十六人任晋国国君,相距204年,记杨伯桥这晋出公次子所生之孙,比晋出公子多了一代。无论是儿子或孙子,杨伯桥比晋武公子白桥晚出世二百年以上,很多人无视有两个伯桥。杨伯桥后被逼逃巫山,而不是陕西华山。“不知伯桥周何别也”,意在设问引起关注。所以说华阴杨氏先祖不可能是伯桥。
       历史上杨氏来源有三:周代杨氏的封地有洪洞杨国(前1015年至前789年),洛南杨国(前781年至前769年),偃师杨邑(前705年至前420年,之间有间断),这三片热土上的杨氏祖先活动,详传于人物传记录。
       据《礼记.王制》曰:“王者之禄爵:公、候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诸候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天子之田方千里,公、候田方百里,伯七十里,子、男五十里;不能五十里者。不合(指朝会)天子,附于诸候曰附庸。”
       周宣王幼子封候,占地几百里,当时的杨国在晋国以北,现洪洞一带。而杨干封为伯,为七十里,洪洞范城一带。伯桥封伯也是七十里。关于杨杼封候,没有见出处,包括宋朝杨税庭和杨文富的杨氏族谱《序》中,都没有写杨杼封候一事,只有清朝期间出现的《杨氏族谱》中才有出现。而明清时,已经有了代为写谱的机构和个人,胡编乱套假谱出现很多。
       关于姓氏分封,从夏、商、周开始,以“胙土命氏”的王制,将国土分封给有功将士和文官,这项活动促进了氏的分立,扩大了氏与氏之间通婚范围,融合了部落间的联盟。分封疆土和姓氏,在朝里有专门的机构登记和注册,同时保存为档案。
       例如,南宋末期,由浙江余杭入闽、在同安为官的董世兴,与在晋江为官的杨公宣结拜为兄弟。两家人和睦如一家。然而,董世兴不幸英年早逝。他生前为官清廉,家境贫寒,抛下夫人和幼子君选,孤儿寡母无依无靠,生活困难。在这走投无路之时,杨公宣义无反顾地将他们母子接回家照顾,并对君选悉心教育栽培,使之长大成才。后来,君选以杨为姓,入朝当了官。董杨也就此融合为一体。杨君选临终时,留下遗言嘱咐后裔要恢复董姓。到了明朝,君选的后裔董杨道滨之子锡缑在朝为官,官居刑部侍郎。有一天上朝,他向明神宗皇帝奏本,提起杨公君选临终遗言,请求皇上恩准恢复董姓。但神宗皇帝念及董杨融合久矣,御批道:“既成久代,不准复姓,钦赐董杨公仍以杨姓传嗣。”从此,董杨铁了心成为一家,不再分离了。
       在历史文化研究中,专家们为了研究课题经的起时间的考验,立于不败之地,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作学问,他们严于律已,“孤证不立论”。
       历史事件的印证,一是史书记载(官方记载,以二十五史为主),二是出土文物旁证(各种碑、墓铭志、石刻等),三是地方志和谱志补充。只要具备三项中的其中两项,就可以成立论据开展研究。
       即使史上有文学家、史学家,由于个人视界不开阔,局限性较大,作一些结论依照他人传授,所以免不了偏僻,不能正视正确结论。这种结论不严谨,损害了个人名誉,降低了史学界的威信,被后人当作污点点评。当前也有一些狂枉的研究人员,不顾大家的感受和历史真情实貌,以个人的眼光看世界,为了维护自己编写的书多卖钱,不惜破口大骂,甚至上诉到法院,其实他不尊重历史,不尊重他人的观点,没有宽厚的胸怀,全凭个人主观意断,一意孤行误导了他人。